顯微鏡的發展史
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顯微鏡出現在17世紀晚期,發明者是荷蘭的布匹商人、顯微鏡的先驅人物,列文虎克。
他自己磨制出了簡易的顯微鏡,只有一個鏡片,可以用手拿著進行觀察。 通過創新型方式磨制精品,列文虎克比同時代的人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把一個小玻璃球磨制成了鏡片,放大倍數竟然達到了720倍。要知道,當時其他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高僅有50倍。 他用這個鏡片做成了世界上第一臺實用顯微鏡。
我國制造光學顯微鏡的歷史已有近70年了,現在國內顯微鏡的產量每年在15億元左右,其中約一半出口,在世界顯微鏡市場的中低端我們占有一席之地。顯微鏡制造是一個門檻比較高行業,主要核心部件是物鏡的設計與加工,有十幾道工藝,其中一道工藝控制不好,都會很大影響最后成品的質量,而每道工藝的技術人員國內又比較少,故顯微鏡行業在中國發展幾十年,能做好顯微鏡的的也就是那么幾家。
我國最早生產顯微鏡是在抗戰時期,針對當時簡單的望遠鏡、顯微鏡亦全憑進口的困境,在嚴濟慈的領導下,錢臨照、林友苞等人在云南建立一小型光學車間,由外廠負責加工金屬部件,制成數百臺包括有油浸物鏡的高倍顯微鏡,分送抗日后方教學、醫學和工程建設單位使用,這是國內第一次批量生產顯微鏡。解放后,國內的重慶光學廠技術比較雄厚,由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大家都是國營的,每個廠家之間沒有很多的秘密性。改革開發后,由于顯微鏡行業制造工藝復雜,鄉鎮企業一時難以進入,所以大多數顯微鏡廠家都還持續發展,有些還活得不錯,但由于外資的進入,目前國內的顯微鏡行業也出現了不少變化。
我司道恩醫療是專業致力于:一滴血檢測儀、黑背景一滴血檢測儀、微循環檢測儀、細菌檢測儀、螨蟲檢測儀、視頻生物顯微鏡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產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