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微循環,提升生活質量
亞健康狀態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年人,國內研究認為這種狀態的產生與微循環紊亂有關,主要是血液在流經微血管速度減慢、血流不暢,致使營養物質交換不全,代謝產物瘀積不出,結果便引起了身體上的各種不適及心理上的不平衡、不穩定。
中醫理論亦認為:“血流如水是活血,血流不暢要活血化瘀”。因此,對于亞健康狀態的人來說,雖不需要藥物治療,但應從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狀態來加以防治,以避免由亞健康轉向不健康,即疾病的發生。
微循環的作用堪比心臟
人體中微動脈、毛細血管、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就叫做微循環。由于這部分血管口徑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因此稱為“微循環”。
人體單純靠心臟的收縮力量不能將血液直接灌注到人體各器官的組織細胞,必須靠微循環將血液進行第二次調節、第二次灌注,所以在醫學上把微循環比喻為人體的“第二心臟”。微循環的功能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物質交換的場所。二是調節血流和血量。微循環的血管數量極多、容量很大。改變這個血庫的容血量,就可以調節全身的循環血量和靜脈的回心血量。
微循環不暢的5個信號
醫學研究發現,人的衰老、生病都與微循環功能障礙有關。那么微循環障礙有哪些信號呢?
頭暈頭痛:腦部發生供血不足,腦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氣、養料,從而導致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重者會發生腦梗塞、中風等疾病。
胸悶心慌:心臟發生微循環障礙,會引起心肌供血不足,產生胸悶、心慌、心律不齊、心絞痛等冠心病的癥狀,甚至發生心肌梗塞。
肌肉酸痛:肌肉、關節微循環障礙,代謝產物堆積,會產生全身肌肉酸痛、麻木、冰冷等癥狀,從而造成脈管炎、下肢靜脈曲張以及頸、肩、腰、腿痛等退行性病變。
月經不調:有許多婦科病均與微循環有關,如痛經、月經不調、小腹下墜感、附件炎、子宮肌瘤都與氣血不通、氣滯血淤有關。
皮膚松弛: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微血管減少,供血、供氧不足,皮膚營養降低,皮膚彈性下降,出現松弛和皺紋、黃褐斑、老年斑、眼周過早出現魚尾紋、眼袋等。
改善微循環 其實很簡單
如果微循環的血管變形,血管中堵塞不通,就會造成器官組織的細胞缺血及缺氧性細胞壞死、病變等,發生微循環障礙,使人體產生多種不適感,嚴重的可導致疾病。
衡量人體微循環系統是否正常的方法,除了觀察上面介紹的五個信號是否出現外,更專業的辦法是定期到醫院,用特殊的微循環顯微鏡來進行甲襞和眼環結膜微循環檢查。
改善微循環障礙主要是增加毛細血管的柔韌性,擴張血管,加快血流速度。
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多運動。運動可活動血脈、通經活絡。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強度較低的運動比較適合秋冬季鍛煉。
2,均衡膳食。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盡量一應俱全,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多吃一些含熱量較高的食品,如牛肉、羊肉、辣椒、蔥、蒜等食品。
3,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建議多從天然藥材中補充抗氧化劑以促進微循環,如銀杏葉、當歸、四君子等。
道恩微循環檢測儀:是一種先進的醫用光電儀器,主要用于對人體甲襞微循環毛細血管的顯微動態透視檢查,廣泛用于臨床對多種疾病(如心腦血管、高血壓、中風、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發生微循環改變的早期診斷、病情預報、療效判斷和預后估計等多方面。廣泛用于醫療保健、人體健康咨詢、普查、美容保健等多個生活領域。